一、引言
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如今,每个人都有使用网络的需求,但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网络攻击对个人、企业和社会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,如个人信息公司机密被泄露、系统瘫痪服务终断、舆情被恶意操控等,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。
今天给大家介绍十种较为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,相信对常见网络攻击有了了解后,一定能更好的预防网络攻击。
二、网络攻击类型与防范
1.DDoS攻击
·原理:通过控制僵尸网络(Botnet)向目标服务器发起海量请求(如SYN Flood、UDP Flood),耗尽带宽或服务器资源导致服务瘫痪。
·案例:2016年DynDNS服务商遭受1.2Tbps流量攻击,该事件造成了广泛的互联网瘫痪,影响到了多个网站和服务。
·防御:部署流量清洗设备、使用CDN分流
2.中间人攻击(MITM)
·原理:攻击者通过ARP欺骗、DNS劫持或伪造WiFi热点,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隐蔽的数据转发通道,窃取或篡改传输内容。
·案例:黑客利用虚假WiFi可以盗取用户手机系统、品牌型号、自拍照片、邮箱账号密码等各类隐私数据。
·防御:强制HTTPS加密通信、启用数字证书验证
3.SQL注入攻击
·原理:利用未过滤的用户输入(如表单字段),将恶意SQL代码注入数据库查询语句,绕过权限验证或直接窃取数据。
·案例:某电商平台遭受SQL攻击,导致百万用户数据泄露,电商平台面临严重的法律责任和声誉损失。
·防御:参数化查询(Prepared Statements)、输入内容白名单过滤
4.跨站脚本攻击(XSS)
·原理:攻击者在网页中植入恶意JavaScript脚本(如评论区未转义内容),用户访问时触发脚本窃取Cookie或会话信息。
·案例:某论坛遭遇XSS,导致用户账号被盗、个人信息泄露。
·防御:对用户输入进行HTML实体转义、部署内容安全策略(CSP)
5.社会工程学攻击
·原理:通过伪装身份(如冒充高管、客服)、伪造紧急事件或利益诱导,利用人类心理弱点获取敏感信息。
·案例:某企业员工被伪装CEO邮件骗取转账50万美元
·防御:双因子身份验证、定期安全培训
6.网络钓鱼攻击
·原理:伪造可信机构(如银行、政府)的邮件/网站,诱导用户提交账号密码或下载恶意附件。
·案例: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伪造WHO钓鱼邮件传播木马
·防御:邮件反钓鱼技术(SPF/DKIM验证)、浏览器风险提示
7.恶意软件传播
·恶意软件是指那些被设计用来破坏计算机系统、窃取数据、监视用户活动或进行其他恶意行为的软件。有病毒(依附文件传播)、蠕虫(自我复制扩散)、勒索软件(加密文件索要赎金)三种类型。
·案例:2017年WannaCry勒索软件攻击全球150国超20万台设备
·防御:终端杀毒软件实时监控、及时修复系统漏洞
8.数据嗅探(Sniffing)
·原理:利用网络协议(如HTTP、FTP)的明文传输缺陷,通过抓包工具(Wireshark)截取未加密的通信数据。
·案例:咖啡厅公共WiFi截取用户社交账号密码
·防御:全流量SSL/TLS加密、使用网络监控和入侵检测系统
9.零日漏洞攻击
·原理:针对未被公开披露的软件漏洞(0day)发起攻击,在厂商发布补丁前形成威胁窗口期。
·案例:2020年SolarWinds供应链攻击利用Orion软件零日漏洞
·防御:漏洞赏金计划、网络流量异常行为检测
10.暴力破解攻击
·原理:通过自动化工具(Hydra)对登录接口发起高频次密码尝试(如字典攻击、彩虹表碰撞)。
·案例:某企业服务器因弱密码"admin123"被暴力破解入侵
·防御:账户锁定策略、密码复杂度要求(大小写+数字+符号)
三、总结与建议
网络攻击的攻击共性大致为系统本身就存在缺陷bug亦或是人为疏忽,对网络安全不重视,也存在二者兼有的情况。所以预防网络攻击不仅要提高技术手段和能力,定期进行安全检测,还要不断提高自身意识,谨慎上网,重视网络安全问题,公司层面还可以制定《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》,定期进行红蓝对抗演练。